市交通运输局加快
实施人居环境洁净化工程助力“三基”建设
(通讯员 蔡茁)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市委“三基”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实际需求,加快实施人居环境洁净化工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治理,统筹做好扬尘治理工作,确保“三基”建设取得实效,为加快建设“五个廊坊”,争做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发挥交通作用。
制度化 建章立制严格督导
蓝天白云,来之不易。市交通运输局始终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公路扬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置公路扬尘治理工作专门机构,制定《廊坊市交通运输局公路扬尘治理实施方案》,细化任务、明确标准、压实责任,举全系统之力抓好公路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加大扬尘治理工作督导检查力度,2021年对市域内市管高速、国省干线公路进行督导检查7次,巡查里程约2000余公里,督导发现立行立改问题7件,已全部整改完毕。不定期对10个县(市、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并要求相关部门拿出整改方案或意见,即刻整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常态化 规范作业保洁公路
干净整洁的路面环境是舒适行车和安全行车的重要保障,市交通运输局根据市域内各级公路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作业规范和标准,确保公路保洁工作开展细致到位。市管高速公路清扫保洁每日不少于1次;人工巡查保洁清理路面抛洒物、中央分隔带和边坡的白色垃圾,每日不少于2次;随时清理收费广场及出入口、服务区广场的垃圾杂物,适时进行路面冲洗,洒水压尘。国省干线公路严格执行每日清扫制度,采用机械化清扫方式,配合人工清扫,做到清扫作业无扬尘,公路路面基本无浮土;重点路线、段延长保洁时间,加密清扫频率。农村公路在常规保洁作业的基础上,及时清除道路两侧的垃圾、高草,并组织人员对边沟、桥底等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对部分容易产生扬尘的路段进行不定期的洒水抑尘措施,切实降低道路扬尘负荷。今年以来高速公路累计出动清扫机械1400余辆次,人员5600余人次,清运垃圾1700余方;国省干线公路累计出动路面清扫机械8000余辆次,洒水机械5000余辆次,人工清扫6.68万余人次,清运垃圾2.4万余立方;农村公路累计出动清扫车8000余台次,出动保洁人员3万余人次,清扫垃圾1.4万余立方,有效避免了公路扬尘,确保全域公路干净、整洁。
标准化 狠抓施工治理扬尘
按照“谁施工、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督”的原则,市交通运输局全面推进标准化施工,根据《河北省扬尘污染防治办法》及省市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公路施工具体情况实行分段施工,严格落实各项扬尘防控措施。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挡,安排专人负责环保工作,隔离带铺设防尘网,并加大防尘设备投入,利用雾炮车、洒水车等机械设备对施工现场实施不间断洒水降尘。施工现场区分作业区、材料堆放区和生活区,灰土、砂浆、沥青混凝土等采取厂拌,现场堆放的路基填料和施工材料,采取洒水、遮盖等防尘措施。加强裸露土方管控,施工现场非作业区的裸露泥土,全部采取严密覆盖、固化、绿化等防尘措施。
规范化 严格执法净化环境
公路养管既要养护到位,更要管理到位。市交通运输局根据自身职能,严格督导、查处公路用地范围内乱堆乱放不苫盖、洒落物污染路面、施工车辆带泥上路等问题。全面查处建成区外上路行驶的未苫盖或苫盖不严易造成货物脱落、扬撒的运输车辆,会同公安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严厉打击货物运输车辆抛洒、散落装载物等污染公路交通运输环境的违法行为。加大对国道、省道、县道过村街路段道路两侧公路用地范围内从事餐饮、住宿、修理等行业的经营者扬尘污染防治宣传力度,按照《河北省扬尘污染防治办法》要求,督促其在卫生承包范围内采取防尘措施,防治扬尘污染。截至目前,针对建成区外上路行驶的未苫盖或苫盖不严易造成货物脱落、扬撒的运输车辆问题,组织运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400余人次,执法车950余辆次,检查大货车1800余辆。针对公路用地内焚烧垃圾、秸秆、公路两侧红线控制区内乱堆乱放问题,组织交通执法部门强化公路巡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万余人次,出动执法车4700余辆次,严厉打击了路域违法行为,有效净化了路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