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快报

19名原市级老领导体验智能公交

发布日期:2017-07-01 阅读:0

市公交车实行改革以来,廊坊市公交车在车容车貌、服务水平、管理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市民对公交满意度逐渐提高。为让原市级老领导感受廊坊市区公交改革的巨大变化, 810日上午,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范永录带队,19名原市级老干部乘坐了1路环线公交车,并参观智能公交调度中心,亲身体验智能公交的便捷舒适。市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相仁,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贵江,公交处和公交公司的负责同志陪同。

参加此次活动的市级老干部包括省审计厅原党组书记、厅长张成起,市政协原主席李振洲,市政协原主席薛伯昌,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常则民,市政协原主席连树臣,市政协原副主席孙铎,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清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高进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蔡义川,市政协原副主席马维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尚真,市政协原副主席孔繁喜,市政协原副主席雷金池,市政协原副主席郑树枝,市政协原副主席刘海珠,市政协原副主席莫忠秀,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德恭,市委常委、纪委原书记张振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马汝山。

“各位乘客,上午好。欢迎乘坐1路公交车,本次班车是由武警学院逆时针发往武警学院的循环线路B线…….”上午九点四十分,伴随着清脆的报站声,老干部一行在武警学院1路公交车站上车,开始了全线体验之旅。整洁的车厢、舒适的座椅、明亮的车窗,让人倍感舒适,摄像头、公交IC卡刷卡投币机……完善的设施到处透着人性化。在车上,王相仁热情地向老领导们详细介绍了公交改革的重大成果、目前的公交路线、站点规划,并重点对智能公交车特点进行讲解。15公里的行程,56分钟的运行时长,老领导们丝毫不显疲倦,兴致勃勃听着介绍,不住点头称赞。

随后,在公交车智能调度中心,老领导们对智能调度系统如何对车辆发送调度指令、合理安排车辆运行进行了详细了解。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是通过电子地图显示技术,加上车载GPS定位系统,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快速实现公交车辆卫星定位及车辆行车状况同步直播并实时记录采集各项信息。智能公交调度系统为公交企业的运调管理提供精确的数字化管理和考核手段,大大了公交企业的运营效益和服务水平。

参观结束后,老领导们激动不已,对新公交智能化和便民的举措交口称赞。省审计厅原党组书记、厅长张成起说:“安全、便捷、舒适是最大感受,廊坊市委市、政府确实为群众做了一件大好事。城市公交既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桥梁,也是一张城市的名片,是构建和谐城市,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条件。解决好公交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市政协原主席薛伯昌说:“公交改革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惠民举措,新型智能公交既省时间,又环保,而且服务很周到,特别实现智能化管理,能提高运行效率,乘公交的人越来越多,对于城市有效治堵意义深远”。市政协原主席连树臣说:“公共交通的改善进一步拉动了城市消费,增加了城市活力,提升了城市品位。希望交通运输局继续加强公共交通的软硬件建设,做好推动廊坊和谐发展的先行军。”

据悉,廊坊公交运营体制改革于20117月启动,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市区公交逐步实现了变承包经营为公车公营。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优化公交线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系统,提升车型档次,大力推行惠民政策,廊坊公交面貌一新。目前,在线公交车辆由过去的262辆增加至330辆;公交线路总长度由440公里增加至540公里;公交线路由19条增加至23条;日平均客流量由6-8万人次增加至10-12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由改革前的5.68%,提高到现在的12%左右,廊坊公交步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下一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交通运输局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公交发展建设规划,促进市区职住平衡,实现“无盲区”公交全城覆盖,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零距离”换乘,引领公交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