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春运更要特别的用心
1月27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2021年春运从1月28日开始至3月8日结束,共计40天。为全力做好全市交通运输系统2021年春运保障工作,市交通运输局制定《2021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春运工作方案》,把疫情防控放在春运工作的首位,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统筹做好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平安平稳有序出行。
把好人员流动关
市交通运输局对春运期间道路客流、流量进行了分析预判:2021年春运客流构成变化不大,但节后峰谷波动较大。目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较为复杂,按照国家防控指示,人民群众均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错峰返乡返岗,客流量依旧不高。且今年“两会”与春运返程流重叠,故整体客流较2020构成变化不大,但节后峰谷波动较大。
疏堵保畅压力增大。受疫情和春节假期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等因素叠加影响,自驾游比例较2020年将大幅度提高,路网保通压力依旧较大。
安全应急保障压力较大。据气象局预测,春运期间我市冷空气活动频繁,遭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可能性较大,应急除雪保畅压力大。且因疫情需要,随时可能采取出入通道关闭、客运服务临时停运等情况,应急处置和运力保障压力巨大。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春运期间,市、县两级各单位分区分级做好春运期间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督促交通运输经营者严格控制交通运输工具客座率或满载率,严格落实通风消毒、体温检测、戴口罩、“一米线”、乘客信息登记等措施。落实长途客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的实名购票、对号入座。做好客流引导,提高人员通行效率,避免因扫码查验等引起人员聚集。
严格执行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消毒、通风规定,严格落实乘客测温、查验健康码、戴口罩、信息登记、发热乘客移交和从业人员健康监测、个人防护等要求,营造良好环境卫生。
坚持“人物同防”。我市将督促指导道路货运企业和货运场站经营者全面做好货运车辆、场站消毒及从业人员防护等工作。严格进口冷链物流及入境人员疫情防控,督促指导进口食品冷链物流企业,规范货物装卸、转运、拆解、消杀等操作流程,严格执行从业人员防护、运输工具消毒等规定。按要求做好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运输工具消毒、从业人员防护等相关工作。
所有交通运输一线服务人员要规范佩戴口罩,督促要求旅客全程佩戴口罩。将交通运输一线服务人员纳入“应检尽检”范围,开展日常健康检测和定期核酸检测。
提升乘客服务便利化
各客运场站要提高客运服务标准,在做好餐饮热水供应、环境卫生整洁等基本服务的基础上,积极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关爱帮扶服务,落实军人、退役军人优先等有关政策。配备消毒用品、口罩、急救药物等应急防护物资。优化安检、换乘、行李领取等流程,减少旅客进出站拥挤和站内聚集。
进一步加强客运联网售票服务,积极拓展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便捷售票渠道,扩展联网售票覆盖范围,推广应用电子客票、人脸识别、刷证进站检票乘车等“无接触”服务。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调整实施票务退改签政策。保留使用现金支付、纸质票据乘车方式,开设无健康码通道,做好帮助老年人代查、协助填报信息等服务引导工作。
做好春运疫情防控应急处置
加强与卫健部门和各县(市、区)间的沟通联系和信息共享、通报,若发现体温≥37.3℃的旅客和司乘人员,或出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密切接触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情况,相关单位要及时做好隔离、移交工作,同时做好交通工具通风、消毒等措施,全力配合卫健部门开展流行病调查和必要的医学检查工作。区分零星散发疫情、局部聚集性疫情、较大规模疫情爆发等3种情况,各县(市、区)针对突发疫情可能引起的交通管制、客流突变等情况,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切实加强应急运力、保障队伍和防疫物资储备。
加强应急运力储备,每个县(市、区)安排10辆客车、20辆货车作为应急备用运力,将备用运力企业名称、车牌号、驾驶员姓名、从业资格证号及联系方式登记在册,并加强应急演练。
加强道路旅客运力保障
进一步优化运力调配,督促指导运输企业根据客流流量、流向变化,及时调整班线客车发班密度,优化发班频次,科学制定运输方案,确保运输供应适应疫情防控和运输需求。组织好城乡客运车辆运营,准备充足运力,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适时组织开行农民工返乡和回程“点对点”包车运输,完善输入输出地衔接,做好人员信息登记和到达交接。
强化道路客运班线、公共汽车、出租汽车与铁路、相邻地市民航等干线运输方式在运力、班次、时刻上的协同衔接,积极开展“空巴通”等联程运输服务,切实做好接驳运力保障,科学调配运力,及时疏运到发旅客,畅通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统筹做好煤、电、油、气等重点物资,以及粮食、肉禽、蔬菜等生活物资运输保障,确保经济运行需求和群众生活需要。
此外,市、县两级运管部门将督促客运企业严格落实“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制度;严格执行长途客车凌晨2时至5时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要求各等级汽车客运站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和安全告知、客运实名制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车辆报班、“三品”检查和车辆安全例检制度,禁止检查不合格和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出站运营;重点围绕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安全检查和维护、车辆技术性能保障、安全标志标识,车辆灭火器、安全锤等进行隐患排查。
ETC车道专人值守,保证ETC车辆优先通行,及时处理 ETC故障车辆,针对出现的车辆特殊情况进行快速处理。做好机电设备、ETC车道设备的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