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阡陌画明珠
——2016年廊坊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纪实
“一片翠绿染向南,百里果木尽飘香,纵横阡陌成坦途,成就千秋功伟业”。在廊坊,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如一条条银色丝带环绕在京畿腹地,蜿蜒于燕赵大地,车流穿息,把古老的华北平原装扮得年轻而富有朝气。这样如诗如画的风景,是全市统筹快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的喜人成果,也是交通运输部门践行为民宗旨、让发展成果普惠民生的一个缩影。
2016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省政府推进农村公路发展电视电话会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公路事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财务处、综规处、路政处、运管处、地道处、质监处等“四好农村路”相关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县(市、区)委、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充分发挥主体责任,一场“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战役的号角全面吹响......
多方聚力“建好”农村路
“到2019年率先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目标,比省定目标提前一年,并将今年确定为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年。”“用一年时间在大厂县整体创建完成“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其他各县(市、区)时间延长至2017年10月底前,创建完成1至2个具有较高标准和一定规模的“四好农村路”示范片区。”这是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动员会上制定的目标任务。市交通运输局得令则动,成立了分管局长任组长,各县(市、区)以及部门、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组织召开动员会、协调会等各类专题会议、培训8次,相继出台了《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四好农村路”示范片区创建实施方案》等,成立督导组,定期或不定期督导各县(市、区)“四好农村路”工作进度,确保如期完成年度任务。
实现“四好”目标,建设是龙头,资金是关键。市局与市发改、市财政等部门一道深研政策,推动破解资金瓶颈制约,省政府、省厅推广了我市“霸州经验”、“文安经验”。同时,进一步增加了农发行贷款促导力度,全市十个县(市、区)均建立了融资平台,截至目前审批金额及到位金额均列全省第一。
目前,大厂县示范县创建工作已经圆满结束,其余9个县(市、区)各项工作正在扎实开展中。在创建工作中,大厂县为了保护农村公路路产路权免受侵害,加大高科技护理设备投资力度,筹建农村公路GPS视频监控平台,在县域农村公路重点路段、桥梁、出入口、设限处等地安装无线摄像头,时时监控道路、桥梁运行状态,保障安全畅通。11月16日至17日,“四好农村路”省级考核第四工作组对大厂县“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受到了省检查组的一致好评。
服务至上管好“农村路”
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为此,各级农路部门不断强化县、乡、村三级主体责任,实现县级地方道路管理站、乡镇乡道管理所、建制村村道管理议事机制全覆盖。坚持依法治路,建立日常养管巡查制度,不断完善路政员、监管员、护路员三级联动机制,对损害农村公路设施的行为及时制止、依法查处,不断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保护长效机制。
桥梁管理实现“三到位”,即:责任落实到位。各县(市、区)均设立了专职桥梁工程师,逐桥明确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管护负责人。同时层层签订县道桥梁养护管理责任书,明确了管养责任、管养人员;巡查制度落实到位。针对桥梁的不同技术等级,采取日常巡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掌握桥梁技术状况,制定维修方案,并组织实施;安全隐患排查到位。制定印发《安全隐患排查指导意见》,要求各县(市、区)重点针对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桥梁、危险路段、养护作业现场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排查,针对桥梁隐患排查中发现的不同问题,积极采取设置限宽、修建应急辅道,支顶加固等措施确保安全。
创新举措“养好”农村路
农村公路效益的发挥,养护是关键。在具体工作中,突出建好日常养护、资金投入、考核奖惩“三大机制”。既沿用过去的日常纵向的垂直养护管理模式,发挥县、乡、村主体作用;又积极推进打破公路行政等级界限的横向市场化管理模式,尽量鼓励各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例如三河市,从今年起养护工程由三河市交通局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面向社会各界选用有资质的单位承接农村公路各项养护工程的实施工作;大厂县在日常的保洁工作中,县政府先后投资200多万元购买大型湿扫车等机械设备,采用以“机械工作为主,人工保洁为辅”的市政化养护模式,保障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保洁工作有力实施。
目前,全市所有县道养护中心在达到“平时能做饭,夏天能洗澡,冬天能取暖”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路况星、管理星、环境星、生活星、服务星”五星创建标准进行完善提升,“星级道班”创建工作成效进一步完善提升。。永清县县道桑园养护中心进行了装修升级,在较好地改善一线养护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为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除此以外,农村公路“文明风景线”进一步扩大创建范围,合理结合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园区路网,在保持和提升农村公路“田路分家”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畅通、安全、绿美、文明”的廊坊农村公路“文明风景线”,完善提升“通衢阡陌,京畿坦途”廊坊农路品牌。今年以来,新创建里程41公里,全市农村公路“文明风景线”创建里程已近2200公里。
因地制宜“运营好”农村路
运营好农村公路,服务城乡发展是“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目的。运输管理部门坚持每月一调度,着力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步伐,推进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级,三河、大厂、霸州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到100%。目前,全市90个乡镇的3214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客车,拥有农村客运公司9家,线路145条,农村客运班车931部,在用农村客运站29个,候车亭330个,招呼牌2094个。
大厂县引入北京公交816、817、910及长途客运车辆无缝对接运营。通过“零元购车”模式,购置110辆宇通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计划12月底投入使用,并与冀北电网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全县实施充电桩电网覆盖工程,在全省第一家实现全县域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全覆盖。香河县计划于2017年实现全县域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全覆盖,固安县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划。
一条条凝聚了交通人艰辛和汗水的宽阔农村路,一座座倾注了交通人热情和智慧的桥梁,正载着商机、载着希望,通向廊坊各个旅游景点和村落,为廊坊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交通人永远前进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