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紧盯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不放松
3月18日,因疫情暂停运营的公交线路,迎来首批1路和26路2条线路恢复运营。早上6点半,1路公交车司机李春林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出车前的打扫、消毒和安全检查。“尽管车辆定期进行安全检测,但行车前、行车中、行车后的‘三检’工作至关重点,已成为每名司机的日常规范。”李春林说,车辆的安全检查涉及轮胎气压、机油、皮带、制动等大大小小20余项。反复检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车辆运营更安全。
“恢复运营之前,我们组织全体司机上了堂复工复产开工第一课,嘱咐大家严把安全关,筑牢安全网,确保不让一辆带病车上路,同时做好特殊时期的车辆消毒工作,为广大乘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市公交处副处长王立山说。
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一丝不能松懈。今年,市交通运输系统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预防体系,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强力治理安全隐患,着力提升安全应急能力水平,确保行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机制。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继续实行领导包联责任制,制定具体督导检查计划,推动解决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问题;落实行业监管责任,依据《市交通运输局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强化履职检查和履职考核,做到“日常照单监管,失职照单追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以企业法人代表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企业第一责任人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压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名员工身上。
建立安全预防控制机制。推进安全生产诚信管理,积极开展“两客一危”、城市客运等重点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诚信等级评定,实施五级信用管理;严格落实省政府2号令,推进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安全信息化建设,利用“智慧安监”系统,实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
完善行业安全监管机制。道路运输方面,强化“两客一危”运输管理,严把企业资质关、车辆技术关、人员资格关;从严查处“三超一疲劳”、非法营运、客运车辆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城市客运方面。严格落实分级分区管控要求,有序恢复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道路运输服务,以公交运营安全为重点,着力提升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公路运营方面。强化公路桥梁运行安全管理,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危险路段治理和危桥改造;严厉打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全市检测超限率控制在2%以下。公路工程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有序推动项目复工开工,稳在建、扩新建、督缓建、防停建,做到“应开尽开、能开快开”,强化公路工程建设现场管理,加强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全程监督,保证安全施工。
与此同时,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复工复产顺利进行的同时,市交通运输局紧盯疫情防控工作不放松,制定印发了《交通运输疫情防控与恢复运营、公路工程建设复工生产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复运复工等各项工作任务,并及时协调通州、武清做好联防联控工作,三地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制定了《通武廊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在人员流动、物资运输保障、交通通道等方面强化协调联动、强化信息共享、强化复产复工保障,为我市全面复工复产打牢基础,做好准备。
据悉,2月12日起恢复通勤的客运包车运营,并对营运车辆一律严格落实车辆消毒、通风等措施,防止车辆带病毒运行;一律做好乘客信息登记、体温检测等工作,实现乘客信息可追溯。目前,全市已有10家客运企业恢复营运通勤车,累计为30家企业保障通勤3543辆次,运送人员53210人。同时,采取定制服务模式,陆续派出客运包车发往山东、河南、黑龙江和我省十个地市接回返岗复工人员,投入客车78辆,累计发车190辆次,接回返厂员工3450人。为满足我市医护人员赴武汉驰援的交通需求,派出发往正定机场客运包车3辆次,运送医护人员42人。3月18日从正定机场接回驰援武汉医护人员24人。投入城市公交车辆为大型企业提供班线服务,截至目前,为企业提供班线服务共发车300余班次,运送26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