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信息

铺筑乡村幸福大路——文安县2020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0-11-09 阅读:0

 “淹了文安洼,十年不回家,洼里修了路,条条通向家。”近年来,地处文安洼蓄滞洪区的文安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批示指示精神,把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改善营商环境、推动区域发展、提高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抓手。截止2019年底,文安县公路总里程1697公里,其中,农村公路1505公里,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百分之九十,农村公路密度达到164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纵横交错,县道、乡道、村道交织成网,群众出行实现“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

多年来,廊坊市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工作,不断优化提升“四好农村路”工程,经过不懈努力,香河县成功地被授予了“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三河市、大厂县、安次县、固安县被授予了“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通过“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活力,挖掘了乡村潜力,真正让“四好农村路”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小康路、幸福路、连心路。

加大资金投入 提高建设质量

安县地处京津之间,西临雄安新区,幅员1037平方公里,人口55万,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武术之乡,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

为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体目标,“十三五”以来,文安县累计投资7.4亿元,先后实施农村公路新建改建项目290项370公里,惠及全县所有乡镇、村街,进一步织密了农村路网,所有通村道路全部实现等级公路通达,所有村街主街道至少有一条等级的硬化路,农村公路整体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为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和运力需求,文安县不断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对重要农村公路增加道路宽度,加大结构层厚度,提高公路等级,对辖区内419公里的农村道路进行安保设施完善,安装防撞护栏3.7万延米;对19座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桥涵及桥梁进行了大修改造;对县道沿线的中小学校、与省道交接路口等重要路口渠划标线2.1万平方米,安装道口桩柱2930根、交通警示灯578套,有效遏制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了过往行人、车辆及沿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农村公路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技术规范标准,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和竣工验收等“四项制度”,严把设计关、招标关、材料关、施工关、验收关“五个关口”。几年来的农村公路建设,使文安县农村公路整体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像一只只“触手”,连接着全国各地,飞速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像一只“强心剂”,为文安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落实管理责任 提高管理水平

文安县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积极创新农村公路管理模式,贯彻落实“路长制”管理体制,实现县乡村管养一盘棋,有效巩固了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通过落实“路长制”,建立健全“政府挂帅、部门联动”的组织领导机制,进一步明确县级部门、乡镇政府的权责清单和村民委员会的管理责任,并明确相应机构承担路长制运行的日常工作。近年来,文安县先后出台了《文安县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文安县“四好农村路”暨“路长制”工作推进方案》等文件,明确要求乡镇政府统一建立并完善“六个一”管理体制。在组织管理机构建立上,结合乡镇体制改革,成立了由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农村公路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与乡镇“路长制”办公室合署办公,配备3至5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在养护队伍建设上,结合乡镇实际情况,各乡镇分别组建一支养护队伍或通过购买服务方式确定具备养护资质的养护公司;在办公场所建立上,各乡镇“路长制”办公室有固定的办公用房、办公设备和巡查交通工具;在管养经费配备上,除县政府拨付的“以奖代补”养护补贴外,按照“乡镇筹集、县级奖补”的原则,各乡镇政府配套相应的日常养护经费和养护工程经费;在运行机制建立上,各乡镇建立健全养护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运行机制,并按规章制度正常开展工作;在内业台帐规范上,各乡镇按规定完成了镇域路长制运行组织架构图表、交通示意图、巡查制度、考核办法等图表、制度上墙,保证内业资料齐全。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力度,文安县加大公路巡查力度,推动和巩固路田分家、路宅分家;严厉打击占道经营、乱填边沟、私设平交道口、违章建筑、乱堆乱放、倾倒垃圾等行为,营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仅2020年对全县主要县乡道路开展“联合执法”,查处违法行为13起,拆除违章建筑2处,整治临时市集、占道经营10余处;组织养护队伍清理县道边沟13公里,清理各类垃圾1300立方米。

树立“交通+”理念 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四好农村路”的纵深建设,一条条畅、美、绿的美丽农村公路输送各地游客奔向星罗棋布的乡村旅游景点。以苏洵劝课农桑、修桥惠民闻名京南的古镇苏桥,随着芦苏路、苏王路、采留线改造工程的建设完工,该镇举办了“全国叉友会”、“飞叉艺术节”,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5万人次。随着王宫线的建设、通车,周边建起了“文安县百果园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省级采摘园等多处旅游采摘景点,园内种植50余种各类果蔬,供京津冀游客采摘品尝。以打造精品环线为依托,开通了青少年家乡文化游览专线,让青少年进一步了解文安历史,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实实在在地带动了乡村旅游业增加产值1.6亿元,在挖掘、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

此外,通过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也吸引了多家企业落户文安,带动了各类要素向乡村聚集,推动了乡村振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文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县道王宫线两侧,北方最大的胶合板聚集区左各庄,吸纳就业人员10万余人,为文安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县域西南多家箱式活动板房生产厂家选择在这里落户,2020年该区域三个厂家连续向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输送厢式房屋3500套,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城南县道兴祖线两侧“万亩林海”、“万亩花海”,城北县道采留线、乡道左界线沿线赵王新河省级湿地公园、文安鲁能生态园、苏桥文旅小镇,主打“乡村旅游、绿色休闲、非遗文化、生态氧吧”,吸引了大批京津冀游客,成为文安新的旅游文化品牌。“交通+”的融合发展,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文安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多次被新华社、新华网、光明网、中国全球图片总汇、河北交通报、廊坊日报等多家媒体报纸宣传报道。下一步,廊坊市将以文安县创建2020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工作为契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中去,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新时代经济强市、交通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