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信息

条条大路美如画

发布日期:2021-03-02 阅读:0

一年好景最是橙黄橘绿时,金色的深秋,当你驾着车驶出廊涿高速廊坊西收费站,行驶在平坦宽阔的干线公路上,路边的绿植时而高时而矮,时而绿时而红,形态各异,风景不一,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画卷之中。

绿化美化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点睛之笔。近年来,公路中心本着节约资源、生态环保、注重安全的绿化原则,不断创新绿化美化理念,实现了公路绿化模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形成了全新的公路绿化格局。

安全风景最美丽

“将公路安全理念引入绿化美化过程中,注重绿化植物的高度、品种选择和色彩搭配,既做到乔灌木相结合,又让绿化植物与公路线形、沿线地形协调统一。”公路中心绿化科负责人曹尚军介绍。

“地”制宜。在绿化美化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公路的不同路段、不同地形等大力推广差别型绿化模式。在公路中央隔离带处,将灌木植组改为低矮景天绿植,为驾驶人员提供良好安全视距。在过村街路段,连续栽植绿篱,有效防止行人频繁、随意穿越公路,造成安全隐患。在平交道口两侧,栽植中型以上乔木,并保持合理株距,既达到美化效果,又让行人视线通透。在标志牌前方不栽植高大乔木,防止路树遮挡标志,影响行车安全。

“路”制宜。针对公路的不同线形,在不同路段选择合适的树种,做到美化、安全两不误。在公路弯道路段外侧,栽植高大乔木,且保持树种一致,使其发挥良好的视线引导作用。在公路平直路段,通过选择不同树形、叶色的树种,缓解驾驶视觉疲劳,为驾车人员打造赏心悦目的行车环境。

“色”制宜。在所有全市所有干线公路标志下方60米内不栽植高大乔木,避免遮挡标志,影响行车安全。增加紫叶李等彩色植物,通过色彩的变化激发驾驶人员的情绪,愉悦驾驶人员的心情,提高公路行车安全数。

科学绿化最节俭

在廊涿高速九州连接线,绿化科负责人曹尚军指着中央隔离带中的植物介绍说:“这是通过科学选种推广选用的绿植景天,它适应性强、易成活、好管理,可以通过对原有草坪进行简单更新改造后,再经过修剪、扦插等园艺措施,就可以让绿植景天达到绿化的目的,不需要繁琐的过程,极大地降低了养护成本。”

 此外,公路中心还对补植路段现有的绿化植物进行环境适应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补植措施,打破了传统绿化补植概念。经过评估,发现原植物在该路段环境适应性较差,成活率较低,则在更新补植时不再补植原有品种,而是补植绿化效果相近的植物进行替代,从而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既保证了绿美效果,还大大降低了补植投资。

凸显特色最直接

公路中心通过绿化模式的不断创新,按照“多层次、观赏型、立体化、重安全”的标准进行设计,采用乔灌结合、花草结合、观赏型与经济型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将条条公路打造成为“外乔内灌中花草、一路两沟六行树、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精品路线。目前形成了以104线、106线、廊霸线、廊泊线、廊涿引线为代表的一路一景、一景一特色,色彩搭配合理,层次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廊坊公路的绿化特色不断凸显。

当前正值秋冬季节,公路中心组织绿化管护精干人员集中对全市各辖区内绿植进行浇水、修剪、打药、施肥,重点对枝干较长、杂乱、树型不美观的乔木进行全方位修剪整型,对景观区域、造型位置进行精加工、细管理,全面提高整体美化效果。同时全面排查清理公路环境,捡拾绿化带内飘挂物和杂物,清理死树死枝和杂草,对行道树干进行刷白,增强行道树抗冻、抗病能力,提高安全通行保障。

据统计,截至目前累计绿化管护国省干线公路750余公里,修剪乔木3.6万株,花灌木12万余株,动用人员3748人次,各类机械872台次,路容路貌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