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筑牢公路养护信用基石
全面筑牢公路养护信用基石
廊坊市公路管理中心
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交通运输作为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尤其是公路养护、建设、管理工作,更是直面群众、连通八方,深入推进“信用公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公路养护从业人员的信用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是完成新时代公路养护发展任务的重要保证。
一、提高站位,牢固树立信用意识
深刻理解公路养护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助推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抓手。公路养护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要不断强化信用意识,自觉树立“信用为本”的思想,在日常养护、大中修建设等各个领域诚实守信、追求卓越,以实际行动为公路养护事业添砖加瓦,为交通运输系统添彩增色。
二、守住底线,加快建设信用体系
公路养护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信用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坚持法治原则,紧贴公路养护行业实际,确保信用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和工作行为。特别是养护工程招投标等重点环节,一切权利都要在阳光下运行,一切决策都要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另一方面,在公路工程项目招标投标中使用投标企业信用信息,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使得交通监管方式更规范、更公正、更透明。针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失信企业失信成本过低的情况,建章立制,完善“黑名单”制度,对列入“黑名单”的施工、监理、设计企业清除廊坊普通干线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倒逼企业从被动遵守法律法规向主动信守承诺转变,营造行业内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诚信风气,形成高度的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三、凝聚合力,全面打造信用行业
加强干部职工队伍信用知识培训,利用公路载体加强信用宣传,全面解决个别职工诚信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团队意识薄弱等问题。增强争先创优意识,严格养护管理工作的标准、流程和制度,让规范管理、信用养护成为全市养护系统的常态,推动廊坊普通干线公路养护工作跨入全国、全省先进行列。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守信,增强自律意识,带出好的习惯,形成好的作风,在交通运输系统率先打造信用行业。
信用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要持续推进,不断深化。我中心将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系统建设与制度建设同步,加强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和应用,加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努力打造诚实守信行业,为交通运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